• 凯发k8(国际)

    乡味|小枇杷开辟致富“新赛道”

    最佳回答

       “如何下载九幺短视频” 乡味|小枇杷开辟致富“新赛道” 。SAOA121AFOAJEFDN23AK

      编前语 :产业兴则农村兴 ,农村兴则国家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 ,做好‘土特产’文章” 。当前 ,全国各地发展农村特色产业 ,扎根“土” ,体现“特” ,形成“产” ,从发展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 ,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 ,从发展一产向一二三产融合转变 。做好“土特产”文章 ,根在水土 、在农民 、在文化 ,其中蕴含着乡村如何下载九幺短视频产业振兴的美好图景 。

      新华网推出大型融媒体报道《乡味》 ,记录各地做好“土特产”文章的鲜活故事 ,呈现“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 、一县一特”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起去看新征程上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

      一城山色半城果 ,永善枇杷满金江 。盛夏时节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的枇杷园里处处是果农采摘“金果”的丰收景象 ,一辆辆物流车满载着这些“致富果”送往全国各地 。

      位于干热河谷地带的永善枇杷果园 。新华网刘东摄

      永善县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 ,是我国优质枇杷生长区之一 ,所产枇杷皮薄肉厚 、细嫩化渣 、汁多爽口 ,“永善枇杷”先后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 。目前 ,全县因地制宜种植枇杷8万亩 ,产量4.5万吨 ,2024年预计产值3.15亿元 。

      “今天是周末 ,来采摘的游客比往常要多一些 ,还要把水果商预定的枇杷打包发货 。”正在玉笋山庄枇杷园里忙碌的王仁海将树上的枇杷小心翼翼地摘进果篮 。这段时间持续火热的永善县枇杷文化旅游节带动了当地的枇杷果园变得愈发热闹 。农文旅融合发展不仅让“永善枇杷”走出大山 ,也开辟了当地群众致富的“新赛道” 。

      永善县枇杷种植历史悠久 ,永兴街道水田村的“枇杷王”古树 ,树龄已超过400年 。

      永善县过去道路闭塞 、产业羸弱 。2001年 ,永善县率先引进“大五星”枇杷试种 ,试种成功后 ,在永兴街道玉笋村 、大兴镇老街村等推广种植 ,并销往四川 、浙江 、广东等地 。经多年发展 ,永善县的枇杷产业逐步由“小而散”走向“大而强” 。

      漫山遍野的枇杷树 。新华网刘东摄

      王仁海是玉笋村最早种植枇杷的人 ,“2001年 ,我看见农业部门在育苗试种枇杷 ,就去买了10多株苗来种 。之后农业部门引导玉笋村发展枇杷产业 ,我积极响应 ,种植效果很好 ,1公斤大果能卖到30元左右 。”说起种植枇杷的经历 ,王仁海对当年的选择很是自豪 。

      自2013年以来 ,永善县在永兴街道(玉笋村 、双凤村) 、大兴镇 、码口镇扩大枇杷种植规模后 ,逐步形成了地势由南到北 、海拔由低到高的规模化 、差异化种植的“百里枇杷走廊” 。

      为做大枇杷产业 ,2023年3月 ,永善回龙食尚专业合作社 、千步梯枇杷种植专业合作社 、密尔爽枇杷种植专业合作社等8个专业合作社 ,合并组建了永善县甜美佳枇杷种植专业联合社 ,联合社的2600亩枇杷 ,亩均收入达15000元左右 。

      果农在采摘枇杷 。新华社记者董博怀摄

      从“合作社”到“联合社” ,字面差别不大 ,但其中的变化却不小 。李连华介绍 ,联合社成立后 ,首先组建了管护专班 ,对种植区域群众开展系统的种植管护技术培训 ,种植户管护技术明显提升;其次是销售市场和资源实现共享 ,具备了议价权 ,掌握了市场主动权 。

      下一步 ,永善县计划用3年到5年的时间 ,把枇杷种植面积发展到12万亩 ,加快建设金沙江“百里枇杷长廊” ,争取建成“全国枇杷第一县” 。

      出台政策规划 、引进农学人才 、组织田间教学 、建设示范基地……永善县把发展枇杷产业作为“一县一业”和“强县富民”的重点工程 ,打出一套发展致富的“组合拳” 。

      “县里组织凯发k8(国际)到县农业农村局学习 ,还有专家指导凯发k8(国际)怎么种好枇杷 。”王仁海说 。目前 ,永善县枇杷种植 、采摘 、管理各类受训人员已达5.5万人次 ,成立了农学专家“曾云流枇杷专家工作站” 、永善县枇杷协会等 ,培养了一批懂科学 、有技能的“新农人” 。

      最先尝到科技甜头的 ,是码口镇的枇杷果农 。

      码口镇出产的枇杷个大饱满 、肉嫩多汁 ,一上市就成为“香饽饽” ,这得益于“双网双套” 、标准化管理 ,果农们靠着科学技术让枇杷卖出了好价钱 。

      “花开密了就要疏掉 ,每个枝条只留3―5个果子 ,保证营养充足 ,中期要给每个枇杷套上果袋 ,保持水分不流失 。”码口枇杷文化旅游节在中坝开园时 ,永善县黄坪寨枇杷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艾兴平分享了他的“枇杷经” 。

      “这两年 ,矮化枇杷和推广‘双网双套’技术后 ,产量稳定 ,大小均匀 ,恒温下果子不怕太阳高温灼伤和鸟食虫害 ,果形漂亮 、果肉细嫩 ,精品果占了多数 。”艾兴平说 ,今年的枇杷被外地水果商以每公斤17元的价格包园收购 。

      据统计 ,2024年 ,永善县枇杷修枝整形5.5万亩 ,疏花疏果八成以上 ,落实“双网双套”超过7500亩 ,优果率达50% ,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 ,每亩增收约2000元 。

      永善枇杷果肉 。新华网刘东摄

      “永善枇杷皮薄肉厚 、细嫩化渣 、汁多爆口 ,经国家权威部门检测 ,其可溶性固形物钙 、磷 、钾等9项指标均优于全国参照值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蔡礼鸿这样评价永善枇杷 。

      在做大产业的同时 ,永善县还引进象山红美人 、利象农业等企业 ,建设特色水果智能分拣 、冻干生产线 ,研发水果冻干 、枇杷膏 、枇杷花茶 、枇杷蜂蜜面膜等系列产品 ,探索枇杷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途径 ,拓展产业链条 ,推动枇杷叶 、花 、果多元化开发 ,提升枇杷附加值 。

      开园采摘 、“枇杷王”评选 、枇杷品鉴 、“枇”酒音乐晚会 、“善果工匠”技能比赛……2024年 ,永善县以枇杷产业为核心 ,按成熟时间先后 ,把枇杷文化旅游季活动分为三节 ,由码口镇 、大兴镇 、永兴街道轮流“坐庄” ,举办“迎在码口 、游在大兴 、乐在玉笋”枇杷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 ,并正式发布“永善枇杷”国家地理标志品牌 。

      下兴场是玉笋村委会所在地 ,也是金沙江铜运古道必经的一个驿站 ,小街长约300米 。2023年 ,枇杷节搬到下兴场举办后 ,小街成了摆长街宴的地方 。腊肉 、黑豆花 、煮洋芋 、酥肉 、凉拼盘 、南瓜汤 ,加上一碗枇杷 ,由合作社社员烹制的“枇杷宴”一字摆开 ,游客在彝家姑娘欢快的敬酒歌里品美食 ,十分热闹 。据介绍 ,每届枇杷节 ,长街宴能让合作社收入二三十万元 。

      “今年 ,玉笋长街宴接待游客2.3万人次 ,每天均有排队体验长街宴的场景 。”永兴街道玉笋村党总支书记张官权介绍 。

      除长街宴外 ,在玉笋村的街道两旁 ,还有各色美食摊位供游人选择 ,路边也有村民售卖刚采摘的枇杷 ,附近的快递寄发处可为游客提供打包寄递服务 。

      永善县城 。新华网刘东摄

      “中国邮政针对永善枇杷旅游节 ,安排专人每天两趟到需要发货的果园进行打包装箱 ,并给予5折优惠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永善县分公司揽投员胡朝红介绍 ,枇杷文化旅游季期间 ,仅我个人就收发2.5万余件枇杷鲜果快递 。

      金黄枇杷跃上枝头 ,日子越过越红火 。作为最早行动起来的一批果农 ,王仁海种植枇杷挣到“第一桶金”后 ,于2009年投资建起1000多平方米的房舍 ,开起了“玉笋山庄”农家乐 。玉笋村离县城近 ,前来体验采摘乐趣的人不少 ,来收枇杷的客商也多 ,王仁海的山庄生意非常火爆 。

      2024年 ,玉笋村家家户户把自家房屋外墙涂成了金黄色 ,画上了枇杷和带有村庄记忆的彩画 ,一个诗情画意的美丽村庄跃然金沙江河谷 。(刘馨蔚刘东)

    【编辑:汤念祖】

    发布于 :图们市
    声明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 ,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