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发k8(国际)

    A股年内首家非ST股面值退市 !监管发威 ,这类ST股数量逐国产又黄又硬又粗年增加 ,“自由身”该如何恢复

      A股出清劣质上国产又黄又硬又粗市公司的速度正在加快 。

      年内首家非ST退市股“诞生”

      5月30日晚间 ,

      交易所根据规定 ,对公司股票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 。公司自2024年5月31日开市起停牌 ,上交所将在公司触及交易类退市情形之后5个交易日内 ,向公司发出拟终止其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 。届时 ,

      二级市场来看 ,5月30日 ,

      正源股份主营业务为人造板 ,公司近年业绩持续亏损 ,2020年扣非净利润亏损高达7.7亿元 ,2022年 、2023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1.91亿元 、1.19亿元 ,今年一季度再度亏损2200万元 。持续亏损使得公司股价2018年伊始常年在2元附近盘整 ,今年以来快速下跌 ,年内跌幅72% 。

      新“国九条”进一步强调“深化退市制度改革 ,加快形成应退尽退 、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 ,同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 ,随之沪深北三大交易所修订退市规则 ,进一步严格退市标准 。

      中国市场学会金融委员付立春表示 ,绩差 、问题公司快速出清 ,反映出A股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和优胜劣汰效应不断凸显 。可以预见的是 ,随着新“国九条”的落实和推进 ,未来将有更多企业以多元化形式退市 ,应退尽退 、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正在形成 。

      据

      年内超百家上市公司“披星戴帽”

      在监管重拳出击下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因触碰监管红线而遭到风险警示 ,“披星戴帽”“退市警报”频频出现 。

      据数据宝统计 ,今年以来 ,已有103家A股上市公司被实施ST或*ST ,其中有

      此外 ,

      财务类退市成“披星戴帽”主因

      财务类强制退市主要包括“净利润+营业收入”“期末净资产”“审计意见类型”等情形 。改革后 ,财务类退市指标进一步收紧 ,主板公司营业收入的最低标准由1亿元提升到3亿元 ,同时利润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由净利润为负值变更为利润总额 、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 ,均将踩到财务类退市指标的红线 。

      昔日

      除已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的上市公司外 ,

      ST巴安 、

      “随着最严退市新规落地 ,退市标准更加严格 ,预计被实施ST或*ST的公司数量或将有所增加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提示 ,投资者需更加关注公司基本面 ,注意退市风险 ,切忌盲目跟风炒差 。

      “一元退市”成主流退市渠道

      今年以来 ,

      据数据宝统计 ,截至最新收盘 ,A股市场股价低于1.5元的个股有28只 ,

      拉长时间来看 ,自2020年底1元退市新规实施以来 ,威力逐渐增强 ,2022年仅有1家 ,2023年达到13家 ,今年以来已有ST星源 、ST贵人 、ST鸿达 、*ST华仪4家公司退市 。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三点原因 :一是退市制度威力尽显 ,明确“1元退市”标准 ,把选择权交给市场 、交给投资者 ,让企业时刻保持危机感;二是退市监管趋严 ,监管部门严厉打击欺诈发行 、财务造假 、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和花式“保壳”行为 ,使劣质公司原形毕露;三是面值退市的公司普遍经营不善 、资不抵债 、内部治理失控 ,已不具备持续盈利能力 ,被投资者“用脚投票”出清 。

      恢复“自由身”需提高自身经营水平

      当然 ,一家公司被ST后并非意味这家公司再无翻身可能 。据数据宝统计 ,自2019年以来 ,“摘星脱帽”的200余家公司中 ,曾属于财务类问题的公司占比超过六成 ,意味着 ,不管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 ,如果公司在后期的经营中能扭亏 ,或重新符合其它的财务要求 ,撤销ST恢复“自由身”指日可待 。

      比如

      声明 :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 ,股市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

      (文章来源 :数据宝)

    【编辑:马连良】

    发布于 :濉溪县
    声明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 ,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