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k8(国际)

一波发起式基金正临“三年大考” ,清盘增多 ,种子基金“耕耘”难度加大

最佳回答

   “四川人姓交大比赛” 一波发起式基金正临“三年大考” ,清盘增多 ,种子基金“耕耘”难度加大 。SAOA121AFOAJEFDN23AK

  本文源自 :财联四川人姓交大比赛社记者周晓雅

  6月1日讯(记者周晓雅)随着越来越多“种子”基金的埋下 ,如何耕耘成为基金公司面临的重要考题 。

  5月31日 ,弘毅远方基金发布了关于弘毅远方高端制造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的第四次提示性公告 。该基金或将在下周一触及“成立后三年对应工作日净值低于2亿元”的清盘线 ,提醒投资者注意相关风险 。

  除了上述产品 ,截至5月30日 ,年内清盘的发起式基金已经达到16只 ,占清盘基金总数(84只)的19.05% ,涉及了14家基金管理人 。从触发清盘的原因来看 ,12只发起式基金均因触及成立后3年对应日规模不足2亿元而被清盘 。

  清盘的另一面 ,近年发起式基金数量持续增长 ,去年新发产品数已突破400只 ,年内成立的发起式基金数量则超150只 。不过 ,产品数量攀升的同时 ,每只产品的发行规模则下滑至2亿元以内 。发起式基金“宽进严出”的困局愈发严峻 。

  净值腰斩 ,弘毅远方基金旗下又一发起式产品清盘

  上述公告中 ,弘毅远方基金表示 ,根据《基金合同》规定 ,该基金生效之日起三年后的对应工作日 ,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的 ,基金合同自动终止 ,且不得通过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延续基金合同期限 。

  这也是发起式基金共同面临的“三年大考” 。弘毅远方高端制造成立于2021年6月1日 ,三年后对应日为今年6月3日(下周一) ,如果下周一结束该基金规模仍低于2亿元 ,将进行清算终止 。

  从产品成立至今年一季度末 ,弘毅远方高端制造的规模持续三年走“下坡路” 。2021年6月1日 ,该基金成立份额为1亿份 ,其中 ,公司股东“自掏腰包”认购1000.14万份 ,公司员工也认购了159.37万份 。2021年报显示 ,该基金近八成份额被个人投资者持有 ,剩余两成左右为机构投资者 。

  后续披露的定期报告中 ,该基金规模 、份额持续减少 ,今年一季度末 ,该基金规模仅剩1809.91万元 ,与2亿元门槛相距甚远 ,基金份额总额则为3752.96万份 。如果短期没有大规模资金流入 ,清盘将成定数 。

  规模 、份额的大幅缩水与业绩表现不无关系 。截至今年5月30日 ,弘毅远方高端制造成立以来近3年净值亏损50.88% ,同类基金排名后10% ,年内净值亏损12.41% 。该基金过去仅2个季度获得正收益 ,其余的9个季度均亏损 。

  作为该产品的基金经理 ,弘毅远方基金投资研究部副总经理樊可对新能源赛道关注度较高 ,早期持仓中不乏新能源板块个股身影 ,但新能源赛道近三年整体回调对产品业绩拖累 ,他的关注方向还曾切换向军工 、人工智能 、卫星互联网等不同的板块赛道 ,但收效甚微 。

  值得留意的是 ,弘毅远方基金旗下另一只产品弘毅远方港股通智选领航也在发起式基金的“三年大考”中走向清盘 ,截至今年2月清盘时 ,该基金成立以来回报同样亏损超50% 。

  逾200只发起式基金即将成立满三年

  除了弘毅远方高端制造 ,5月还有4只发起式基金已清盘 。其中 ,重仓高股息板块的博时港股通红利精选 ,在今年1月下旬以来迎来净值的反弹 ,截至清盘时 ,年内净值回报已达到17.06% ,排名同类基金的前4% ,成立以来的亏损幅度也迅速收窄至8% 。但由于3年期限的到来 ,最终产品单位净值停留在0.92 。

  另一只在5月清盘的发起式基金——鹏华长乐稳健养老一年 ,在成立三年之际曾出现份额大幅增长 ,顺利度过“三年大考” ,但后续仍因规模连续6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被清盘 。截至清盘时 ,该基金成立以来回报达11.23% 。

  年内已清盘的发起式基金跌多涨少 ,前述的弘毅远方港股通智选领航成立以来亏损最多的 ,浙商

  而在2021年全年 ,全市场共成立了321只发起式基金 ,其中的242只成立日期在2021年6月以后 。这些基金将在今年接下来7个月时间里面临“三年大考” ,当中超半数产品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规模不足2亿元 。

  新发数量攀升 ,“宽进严出”困局何解

  发行市场整体寒意未退的情况下 ,发起式基金年度新成立数量的逐年攀升趋势愈发显著 。财联社记者通过梳理过往基金发行数据了解到 ,自2012年首只发起式基金成立以来 ,这类基金曾在前5年保持每年100只以内的新发水平 。

  2017年 ,新成立的发起式基金数量突破100只关口 ,随后数年新发数量依旧保持增长 ,2019年 、2021年 、2023年的发起式基金年度新发数量依次站上200只 、300只 、400只关口 。

  截至5月30日 ,今年以来新成立的发起式基金已达到153只 ,与去年同期水平相当 ,且已是年内新发基金总数量(497只)的三成以上 。不过值得留意的是 ,随着发起式基金新发数量的增加 ,平均每只基金的成立规模正逐年下滑 。

  年内平均每只发起式基金的成立规模为1.91亿元 ,而在2023年 、2022年 ,该均值分别为2.16亿元 、5.18亿元 。

  “发起式基金降低了基金募集成立的门槛 ,同时股东 、公司 、高管以及基金经理等发起资金都参与购买 ,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投资者的持基信心 ,因此近年来发起式基金的新发产品数量逐年攀升 。”在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总监王蕊看来 ,市场低迷的时候通常来说是基金建仓的好时机 ,但是投资者往往对市场和基金的投资信心不足 ,基金比较难以募集和发行 。因此 ,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发起式基金募集份额逐年下降的情况 。

  越多的发起式基金与越低的发行规模均值 ,也就意味着 ,基金公司产品布局与持营将受到更大的考验 ,需要在三年内保持良好的业绩的同时促进规模的良性增长 。

  对于投资者而言 ,王蕊认为 ,与普通基金相同 ,投资者在选择发起式基金时 ,首要符合适当性要求 ,即投资者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合适的发起式基金;其次 ,要对发起式基金的策略了解以及基金经理是否管理过同样的策略并取得良好的业绩有所关注;最后则是需要关注费率 。

  责任编辑 :石秀珍SF183

【编辑:吕德榜】

发布于 :靖宇县
声明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 ,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